<optgroup id="zkr7q"></optgroup>
    1. <var id="zkr7q"><sup id="zkr7q"></sup></var>

      <optgroup id="zkr7q"></optgroup>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五篇】

      時間:2021-10-15 工作計劃 點擊:

      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報告,在已發布的黨、人大、政府、司法、軍隊機關的公文處理規范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5篇

      第1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

      篇一:魯迅散文研究報告doc

      愛得深摯 痛得深沉

      -------------魯迅散文情感研究

      摘要:魯迅的散文是其自家道中落后棄醫從文,投身革命文學創作,成為精神界斗士,改造國民性整個過程的心路歷程和內心情懷的在現,這條道路充滿荊棘艱險,魯迅孤獨迎戰,沒有并肩戰斗相互激勵的精神戰友,有的只是麻木愚弱在黑色鐵屋中沉睡的國民,魯迅因清醒而痛苦,因孤獨而絕望,然而這樣的精神的折磨與黑暗勢力的壓迫威脅并沒有壓倒魯迅,魯迅仍堅持著自己的理想,以大愛驅散孤獨,以斗志反抗絕望,在寂寞中剖析自我,在清醒中匕首投槍,在懷疑中求索真理,在痛苦中找尋新的希望。磨難帶給他彷徨懷疑后的清醒,帶給他久經滄桑后的睿智,帶給他痛苦絕望后的希望,也帶給我們一個千錘百煉永不倒的精神的戰士。

      正文:

      滲透魯迅批判精神、立人思想和內心情懷,并對現世影響最深的文學作品分三類:小說、雜文、散文,魯迅的小說我們在初中三年已經有了或深或淺的了解,小說集《吶喊》、《彷徨》中魯迅對于封建思想制度禁錮毒害下民眾麻木狀態的深刻同情和尖銳批判帶給無數文學革命者、有志青年甚至普通民眾的震撼和影響在這里我不想細說,魯迅的雜文相較于散文更富有戰斗性,文筆也更犀利、更無情,是魯迅改造國民性決心與歷程的寫照,《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無不筆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思想,一方面批判無愛世界的冷漠、批判專制思想的毒害、批判幫閑文人的虛偽、批判保古思想的腐朽守舊,另一方面又為爭取突破封建牢籠的革命猛士鼓舞斗志、吶喊助威,為懷揣理想、意氣風發的青年指引方向、注入希望,勉勵青年樹立泥土精神,成為社會的棟梁,魯迅的雜文的確是其思想的精髓,有破有立,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真仿佛戰場上的斗士,然而我以為魯迅的雜文專注于思想的闡釋,筆鋒犀利,行文緊張,不似散文般從容舒緩,且字里行間中充斥的絕望讓讓你壓抑,于是轉而選擇了散文。魯迅的散文更傾向于對內心情感的表達,有寂寞,亦有溫情;有絕望,亦有希望;在寂寞的痛苦中飽受煎熬;在寂寞中反抗絕望;在童年的記憶中汲取溫情;亦在自我剖析中重新找回希望。魯迅的散文真實的記下了他身為革命者,精神界的斗士的孤獨與絕望,矛盾與斗爭,而這樣的內心情感也正是我們解讀魯迅小說、雜文的鑰匙。

      魯迅的散文集較著名的有二:《朝花夕拾》、《野草》,我將魯迅的散文分為三部,其一是《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是魯迅對自己人生歷程的真實記錄,集中收納的散文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社戲等都是魯迅自己童年最溫情的回憶,是魯迅大愛情懷的體現;其二是《野草》,這部散文詩集被公認為晦澀難懂,但卻是魯迅自我剖白的重要作品,集中收納的秋葉、雪、復仇等都帶有強烈的戰斗精神和反抗絕望的意志;其三是魯迅所寫的一部分紀念戰友的文章,如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憶韋素園君、以劉半農君、藤野先生等,雖未編成集,但都體現了魯迅對和自己并肩戰斗的革命戰友的深切懷念和悲痛惋惜之情。

      魯迅的回憶性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是魯迅對自己的童年和青年點點回憶的縮影和寫照,雖然敘述者始終是“迅哥”,在這里姑且把他認為就是作者本人的自述,集中收錄的散文較多繼承了傳統散文的寫作手法,在樸實平淡的描述中透露出深邃的思想,在一人一物,一花一木的勾畫描摹中滲透深摯的愛,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回憶了童年時期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并在記述百草園的快樂生活時插敘了一段美女蛇的故事,為百草園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整篇文章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通過充滿童稚的回憶,表現出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天性,然而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總忍不住批判一下現實,發泄一下不滿,如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得出的教訓是“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蓖牡氖澜缡羌儩嵍鲀舻?,但成人的世界總在誘惑著、干擾著、破壞著這份天性。使他們迷惑、彷徨,使他們在似懂非懂中過早的承受著來自成人世界的規則,這讓我想到了《風箏》中魯迅對自己抹殺弟弟的天性的懊悔和自責,美女蛇的故事玄幻而神秘,卻被硬生生套上不要與陌生人說話的教訓,這恰似當年莽撞又恃強凌弱的魯迅撕毀弟弟風箏給弟弟帶來的傷害,雖然年幼時不懂,全然忘記,卻殊不知這傷害已在心里買了根,在經年累月中,在摸爬滾打中不斷累積,最終麻木,習慣,視之理所當然,最終接受,并毫不猶豫的維護它,在下一輩的身上一遍遍重蹈覆轍,而天性卻似斷線的風箏只會越飄越遠,再也回不來。這樣的心理模式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的國民,也從某一側面揭示了麻木國民的心理根源和社會背景。

      另外一篇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以目不識丁的保姆阿長為回憶對象,表達作者對窮苦愚昧卻真誠善良的下層勞動者的大愛情懷。魯迅少年時就經歷了“從小康墜入困頓”的悲慘遭遇,阿長對魯迅的照顧激發出了他做少爺時壓抑住的親情,雖然阿長目不識丁,粗俗繁碎,踏死隱鼠,又說謊推咎于貓,使魯迅頗為不滿,但魯迅也看到了這位阿長善良真誠,做事專心的一面,阿長為魯迅買山海經的故事是全文的一大亮點,以為樸實憨厚,忠心又認真的老媽媽形象躍然紙上,這樣的欲揚先抑的筆法更加凸顯出作者對阿長真摯的愛和對整個下層勞動社會無數如阿長這樣純樸善良的人的大愛情懷。當然在這里,魯迅還是在文字間滲透了些對封建禮俗制度的批判如阿長逼魯迅說恭喜等,但整篇散文還是給人濃濃的暖意,雖然阿長有些迂,又有些愚,生活習慣學識興趣都與魯迅格格不入,但在魯迅的眼中她的善良、純樸、真誠、認真是最閃耀的光點。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同出自《朝花夕拾》,文章基調與表達情感大體相似,而出自散文詩集《野草》

      中的篇目《秋葉》、《復仇》則更有一分戰斗精神、絕望和反抗絕望的斗爭精神。

      《秋葉》在課上已經學過,那句著名的“一株棗樹,還有一株棗樹”讓人記憶猶新,文中的三個形象:小粉紅花象征柔弱卻心懷希望的青年,小青蟲象征勇敢追求光明卻十分莽撞的青年,而棗樹則是魯迅最贊揚的也是自己化身的堅決斗爭、孤獨清醒的戰士的象征,小粉紅花令人憐惜,小青蟲令人尊敬和惋惜,而棗樹卻一直為了與黑夜于天空與月亮的戰斗忍受著清醒帶來的孤獨和寂寞,忍受著獨自對抗黑暗的絕望,這份絕望正是魯迅內心的寫照,面對著來自黑暗勢力的尖銳批評和來自同僚至親的質疑和矛盾,魯迅感到希望的渺茫和孤獨痛苦之后的絕望,他對自己的選擇和堅持產生過懷疑,但他沒有因此這要退縮,而是以一種“韌”的精神不斷的反抗著絕望,這正是支持魯迅以文字戰斗,肩負改造國民性大業的精神之一?!稄统稹放械氖强纯臀幕?,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寫過中國的看客們,促使魯迅棄醫從文就是在日本留學時看到的麻木中國人圍觀自己同胞被殺的場景,震撼,然后是濃重的悲哀,在《阿q正傳》中看客們擠在街道兩旁看著阿q被游街,被槍斃,仿佛一群餓狼,那渴望血腥的眼睛既兇又怯,既鈍又鋒利,不近不遠的跟著,嚙噬著他的靈魂,這樣的看客讓人恐懼,讓人可憐,復仇中一男一女赤裸著站在曠野上提刀相對,性與愛,愛與血,血與仇,青春的激揚仿佛要在一瞬間噴薄而出,于是看客們帶著嗜血的眼睛和興奮的心情圍了上來,然而一男一女還是對立著,沒有殷紅的血飛濺,沒有激烈的碰撞或是悲壯的殘屠,兩個青年冷漠的注視著這群無聊的看客,看客們掃了興致也自覺無聊紛紛離去,于是以無可看了結了對這些看客們的懲罰,多么奇特的復仇!魯迅曾說:“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對于這樣的群眾沒有法,只好使他們無戲可看倒是療救,正無需乎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斗?!濒斞笇@樣的社會的病態和國民的麻木感到悲哀和同情,改造國民性的目標正源于他對這樣的看客文化的感受至深,不再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毛頭小伙,熱血青年,魯迅清醒地認識到拯救這些精神麻木的國民不能做無謂的犧牲,而是應該做韌性的戰斗,打持久戰,不卑不亢,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戰斗精神,而魯迅對國民性的認識之深刻在現在的社會中仍舊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樣的看客文化正是國民精神麻木,是非觀念模糊,人性棱角全無的表現。篇二:魯迅研究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魯迅研究 課程代碼:0193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

      一、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魯迅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的一門選修課。

      這是一門旨在探討魯迅思想、創作及其價值的專題研究課。作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魯迅,他不僅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中國新文化的優秀代表,還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和革命史上影響巨大而深遠;魯迅還是第一個走向世界、具有超越國界影響的中國作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已有30多個國家用50多種語言文字翻譯出版他的作品,他被外國研究者喻為“人類明燈”的作家之一。因此,80余年來,魯迅研究一直在中國學術研究領域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海外的魯迅研究迄今也有70多年的歷史。自50年代開始,魯迅研究成為我國高等學校中文系的一門選修課,作為一門選修課,本課程經歷近50年的歷史已經趨于成熟。

      幾十年來,魯迅研究成就斐然,但也經歷過干擾,走過一條曲折發展的道路,關于魯迅出現過某些曲說。本課程力圖對魯迅思想、創作中的若干重要課題進行研究和講解,以使魯迅及其作品得以準確的闡釋和評價。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目標主要是使應考者比較系統、準確地了解魯迅作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價值,培養應考者閱讀、綜合應用和鑒賞魯迅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素養;同時也為有志于進行魯迅研究的應考者打下基礎。課程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魯迅思想發展中幾個重要問題,如“立人”思想、與尼采思想的關系、進化論的關系、改革國民性思想等。

      2.掌握魯迅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

      3.掌握魯迅藝術思維中的中西文化構成因素。

      4.掌握魯迅各部作品集的基本情況(如背景、題名含義等)。

      5.掌握魯迅創作中重點作品的基本情況。

      6.能準確分析魯迅小說題材的特點及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魯迅小說藝術的成就、特色。

      7.能準確分析魯迅雜文的文學性特質。

      8.能準確分析魯迅雜文“罵人”(論戰性)的現象。

      三、與本專業其它課程的關系

      本課程與漢語言文學其他課程有一定的關聯。中國新文學始于魯迅的創作。在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之間,魯迅博采眾長,融合新機,開拓了中國新文學創作的新的疆土,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實主義文術新宗;他還在文藝理論等方面卓有建樹。因此,本課程同中國現代文學、古代文學以及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等課程均有緊密的聯系。魯迅經歷的時代,是中國醞釀新生,爭取蛻變的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他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活動與建樹的范圍也相當廣泛。因此,本課程又與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化史以及革命史緊密關聯。自學應考者應在上述相關學科結業的基礎上選修本課程。

      由于魯迅作品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末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歷史變遷、社會結構、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心理素質、風俗習慣、審美意識等等,他所提供的歷史知識、社會知識和其他富于認識價值和美學價值的東西,融古今中外于一爐,可謂博大精深,魯迅研究必然涉及其他許多學科,諸如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倫理學、教育學等等。因此,自學應考者也應注意相關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魯迅研究的課程內容,分為教材內容和魯迅作品閱讀、綜合應用、理解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考核目標如下:

      教材內容部分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魯迅思想研究和創作研究兩個部分十五個專題,總體考核目標是:識記教材中提到的關于魯迅的基本知識;理解分析論及的主要問題。各專題具體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如下:

      第一章 魯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其意義(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魯迅早期“立人”思想,提出的背景、內容、與尼采思想的關系、與進化論的關系、意義和局限,從而把握魯迅作品中“立人”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立人思想”提出的時間、地點及其在魯迅思想中的意義;魯迅全部文化活動的特點;魯迅早期四篇論文的篇名及其含義;魯迅“立人”提法的出處及具體論述。 理解:

      研究魯迅“立人”思想的意義;魯迅早期哲學社會思想的特點;魯迅“立人”的具體途徑;魯迅“立人”思想形成的原因;魯迅所期望的“精神界之戰士”的特點。

      應用:

      魯迅早期是如何反駁封建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改革方案的;魯迅“立人”思想的意義及其局限;魯迅“立人”思想與尼采的關系。

      第二章 “五四”時期魯迅思想的一個側面(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魯迅思想的另一側面“立”,即建設性的特點及其成就。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五四”時期進行道德重建的背景;魯迅同章太炎都注重道德評判武器;《我之節烈觀》提出的道德原則;魯迅關于道德重建的口號。

      理解:

      《狂人日記》的意義;《我之節烈觀》的意義。

      應用:

      魯迅在“五四”時期關于“個人主義”道德命題的意義。

      第三章 改革國民性的全方位思考(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國民性思想的來龍去脈及其在創作中的具體體現。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識記:

      魯迅提出國民性的時間、地點;魯迅與許壽裳談及的國民性三個相關聯的問題;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宣講魯迅國民性思想的第一人;國民性的內涵;魯迅前期國民性思想的內容。 理解:

      魯迅關于國民性弱點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魯迅國民性思想的意義;魯迅所說的國民性即指民族性;魯迅研究國民性的目的。

      應用:

      魯迅國民性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思想背景;魯迅后期國民性思想的發展變化;國民性思想對魯迅創作的影響。

      第四章 塑造新的民族性格(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在上一章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本章學習,進一步掌握魯迅在國民性問題上不僅“破”,即批評國民劣根性,而且“立”,即建設性地提出優秀國民性所應具備的基本內容;要求將本章與第三章結合起來學習、領會和思考。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內容

      識記:

      魯迅啟蒙工作的內容;魯迅思考的中華民族新的思想文化性格包含的主要內容。 理解:

      魯迅“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覺近矣”這一追求的意義。

      應用:

      魯迅何以向往“漢唐氣魄”?

      第五章 魯迅精神的求實特征(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的延伸。魯迅精神的最本質特征即是求實特征,本章對此予以專論,要求領會魯迅精神求實特征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一魯迅自述的出處。求實精神對于魯迅的意義。

      理解:

      正視現實是制約著魯迅精神其他特征的主導特征。

      應用:

      結合實例,分析魯迅這段自白:“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p>

      第六章 《中國人的特性》百年掠影(一般)

      一、 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前五章內容的背景資料,作一般了解即可。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所重視的外國人研究中國國民性的著作及作者;該書在中國主要譯本及譯者。第七章 魯迅的藝術思維與中西文化(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藝術思維與中西文化的關系,即魯迅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的藝術思維構成的文化要素;魯迅創造的藝術世界涉及的主要學科;魯迅創建中國文化的雙重任務;魯迅改革國民性思想的文化意義;《科學史教篇》論“人性”的發展及意義;魯迅雜文創作的貫穿線;《文化偏至論》中關于借鑒西方文化的方法;《看鏡有感》的主旨;《拿來主義》的主旨;魯迅藝術思維的核心;魯迅對進化論的接受;魯迅創造的最偉大的藝術形象;魯迅關于《阿q正傳》創作目的自述;魯迅《斯巴達之魂》的創作背景及其思想主旨;《摩羅詩力說》一文的宗旨,魯迅概括的摩羅詩人的品性。。

      理解:

      魯迅對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魯迅文化思維的核心內容。

      應用:

      魯迅對中西文化的融合;魯迅藝術思維的民族血脈和文化基礎。

      第八章 魯迅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領會魯迅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深刻性。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五四”時期否定的文藝觀;后期魯迅強調的文藝的階級性、社會屬性及其自身的特性;魯迅有關對舍棄文藝自身特性的文藝宣傳的具體反撥。

      理解:

      魯迅對左翼文學陣營內部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形式主義錯誤的反撥、批評。 應用:

      魯迅是如何看待作家的立場、世界觀、道德修養與創作的關系的;魯迅的美學觀。

      第九章 魯迅小說關于時代的思考(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了解魯迅小說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關于小說創作目的的自述;魯迅小說塑造的各種類型的孔教徒偽君子典型;魯迅小說揭示國民弱點的基本態度;魯迅小說的兩大題材;魯迅關于《狂人日記》創作成因的自述;《孔乙己》的姊妹篇以及該作品主要人物形象;魯迅唯一的愛情小說。

      理解:

      魯迅“遵命文學”的獨特內涵;魯迅小說的創作目的;《藥》的主題。

      應用:

      祥林嫂形象;魯迅塑造阿q、祥林嫂、單四嫂子、華老栓、閏土等下層人物形象的用意;呂緯甫形象;魏連殳形象。阿q及其典型意義;閏土形象;魯迅農民題材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子君、涓生形象;魯迅知識分子題材小說的思想特點。

      第十章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掌握魯迅小說的藝術成就及其文字史的意義。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小說取法于外國小說的藝術手法;《白光》采用的外國小說藝術手法;《弟兄》、《高老夫子》、《肥皂》等寫人物性格的主要藝術手法;魯迅小說在藝術手法上對民族文學傳統的繼承;魯迅關于“白描”、“畫眼睛”的具體論述。

      理解:

      魯迅小說是怎樣沖破中國小說舊形式的;魯迅小說結尾之筆的五種不同意境。

      應用:

      魯迅小說的“白描”;魯迅小說的“畫眼睛”;魯迅小說繼承中外文學藝術經驗的特點。魯迅在創作方法上的開放性;魯迅小說的民族風格;魯迅對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批判繼承。

      第十一章 反映時代眉目的雜文詩史(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了解魯迅雜文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創作中居主導地位的文體;魯迅雜文的體式;魯迅雜文的思想內容、特點及其文學史意義;魯迅棄醫從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魯迅批判夫權思想的重要雜文;魯迅批判父權思想的重要雜文;《娜拉走后怎樣》的創作目的;《青年必讀書》的用意;《華蓋集續編》的主要背景;《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的基本內容;《小雜感》、《可惡罪》的體式;《“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闡述的文學觀;《上海文藝之一瞥》、《文藝與革命》的內容;《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沉滓的泛起》的內容;《隔膜》、《買<小學大全>記=和《病后雜談之余》的內容;《論第三種人》、《從諷刺到幽默》、《“論語一年”》的內容;《門外文談》的內容;《保留》的內容;《大小騙》、《文壇三戶》的內容;魯迅關于“兩個口號”論爭的名篇。

      第十二章 魯迅雜文藝術的初創到成熟(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雜文藝術從初創到成熟的發展變化情況,掌握魯迅雜文文學性物質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思想的主要載體;魯迅雜文的文學特質。

      應用:

      《熱風》時期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到了《華蓋集》時期魯迅雜文在藝術上的發展變化。

      第十三章 《野草》表現的魯迅思想和人生哲學(重點)

      一、 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野草》所反映的魯迅思想和人生哲學,領會《野草》的價值。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篇三:魯迅研究大綱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魯迅研究 課程代碼:0193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

      一、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魯迅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的一門選修課。

      這是一門旨在探討魯迅思想、創作及其價值的專題研究課。作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中國新文化的優秀代表,魯迅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和革命史上影響巨大而深遠;魯迅還是第一個走向世界、具有超越國界影響的中國現代作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已有30多個國家用50多種語言文字翻譯出版他的作品,他被外國研究者喻為“人類明燈”的作家之一。80余年來,魯迅研究不僅在中國學術研究領域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海外的魯迅研究迄今也有80多年的歷史。自1950年代開始,魯迅研究成為我國高等學校中文系的一門選修課,作為一門選修課,本課程經歷近60年的歷史已經趨于成熟。

      幾十年來,魯迅研究成就斐然,但也經歷過不必要的干擾,走過一條曲折發展的道路,出現過某些關于魯迅的曲說。本課程力圖對魯迅思想、創作中的若干基本課題進行探討,以使魯迅及其作品得以準確的闡釋和評價。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目標主要是使應考者比較系統、準確地了解魯迅的價值,培養應考者閱讀、綜合應用和鑒賞魯迅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化、文學和思想素養;同時也為有志于進行魯迅研究的應考者打下基礎。課程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魯迅所處的時代、生平及其思想發展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如“立人”思想、與進化論的關系、改革國民性思想等。

      2.掌握魯迅的文藝思想。

      3.掌握魯迅藝術思維中的中西文化構成因素。

      4.掌握魯迅作品的基本情況。

      5.掌握魯迅創作中重點作品的基本情況。

      6.能比較準確地分析魯迅小說題材的特點及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魯迅小說藝術的成就、特色。

      7. 能比較準確地分析魯迅雜文的文學性特質。

      三、與本專業其它課程的關系

      本課程與漢語言文學其他課程有一定的關聯。中國新文學始于魯迅的創作。在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之間,魯迅博采眾長,融合新機,開拓了中國新文學創作的新的疆土,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實主義文術新宗;他還在文藝理論等方面卓有建樹。因此,本課程同中國現代文學、古代文學以及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等課程均有緊密的聯系。魯迅經歷的時代,是中國醞釀新生,爭取蛻變的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他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活動與建樹的范圍也相當廣泛。因此,本課程又與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化史以及革命史緊密關聯。自學應考者應在上述相關學科結業的基礎上選修本課程。

      由于魯迅作品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清末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歷史變遷、社會結構、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心理素質、風俗習慣、審美意識等等,他所提供的歷史知識、社會知識和其他富于認識價值和美學價值的東西,融古今中外于一爐,可謂博大精深,魯迅研究必然涉及其他許多學科,諸如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倫理學、教育學等等。因此,自學應考者也應注意相關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魯迅研究的課程內容,分為教材內容和魯迅作品閱讀、綜合應用、理解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考核目標如下:

      教材內容部分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魯迅思想研究和創作研究兩個部分十六個專題,總體考核目標是:識記教材中提到的關于魯迅的基本知識;理解分析論及的主要問題。各專題具體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如下:

      第一章 20世紀中國文化方略的創造性思考

      ----魯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其意義(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魯迅早期“立人”思想,提出的背景、內容、意義和局限,從而把握魯迅作品中“立人”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立人思想”提出的時間(1907年)、地點(日本);魯迅全部文化活動的特點;魯迅早期四篇論文的篇名及其內容(教材p7);魯迅“立人”提法的出處(《文化偏至論》及原文(教材p7引文)魯迅反撥封建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改革方案的言論(p4)。 理解:

      研究魯迅“立人”思想的意義(教材p1引言);魯迅“立人”的具體途徑(借鑒西方民主精神,“尊個性而張精神”,使中國人“致人性于全”,個性在封建統治下獲得解放)、“立人”的目的(通過“立人去實現 “立國”);魯迅所期望的“精神界之戰士”的特點(教材p11第三段);

      應用:

      魯迅“立人”思想的意義及其局限(p12第三節內容)。

      第二章魯迅與進化論關系的復雜性(暫從略)

      第三章 “五四”時期魯迅的道德重建工作(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魯迅思想的另一側面“立”,即建設性的特點及其成就。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五四”時期進行道德重建的背景(五四新文化運動);《我之節烈觀》提出的新的道德原則(p39)。

      理解:

      《狂人日記》的意義(p34文學意義、思想意義、道德意義);《我之節烈觀》的意義(p38第一段、p39末段)。

      第四章 改革國民性的全方位思考(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國民性思想的來龍去脈及其在創作中的具體體現。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提出國民性問題的時間(1902年)、地點(日本);許壽裳是宣講魯迅國民性思想的第一人;國民性的內涵(國民性即民族性);魯迅研究中國國民性是以揭發缺點為主,目的是為引起反省,力求變革。他批評的國民性痼疾主要是:卑怯性格、面子觀念、看客心理、二重思想、一盤散沙、散漫作風、,以及“十景病”、“健忘癥”、“包圍術”等;魯迅后期又發現所謂“現代文明”社會養魚出來的“新”的國民劣根性,如“小市民習氣”、“卑劣的資產階級心理”等;魯迅社會思想的核心是國民性思想。

      理解:

      研究魯迅國民性思想的意義(本章引言);魯迅研究國民性的目的(p61第五節第一段);魯迅國民性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思想背景(第一節);魯迅后期國民性思想的發展變化(p

      65)。

      應用:

      國民性思想對魯迅創作的影響(第六節:促使魯迅棄醫從文、促使魯迅確定了“為人生”的文學觀、促使魯迅決定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第五章 魯迅精神的求實特征(一般)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第四章第四節內容的延伸。魯迅精神的最本質特征即是求實特征,本章對此予以專論,要求領會魯迅精神求實特征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一魯迅自述出自《寫在<墳>后面》。

      理解:

      正視現實是制約魯迅精神其他特征的主導特征。

      第六章 《中國人的特性》百年掠影(一般)

      一、 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前五章內容的背景資料,作一般了解即可。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所重視的外國人研究中國國民性的著作:美國人史密斯著《中國人的特性》(亦譯《中國人氣質》)。

      第七章 魯迅與中西文化的縱橫關系(一般)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藝術思維與中西文化的關系,即魯迅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識記:

      魯迅的藝術思維凝聚著中西文化的結晶;

      理解:

      魯迅創建中國新文化的雙重任務(p94);魯迅藝術思維中的兩個系統(p103)。

      第八章 擁抱兩極的選擇

      ――魯迅的科學的文藝論(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領會魯迅文藝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深刻性。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五四”時期否定的文藝觀(第一節內容);后期魯迅強調的文藝觀(p108)。 理解:

      魯迅對左翼文學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文藝觀的反撥、批評(第二節)。

      魯迅關于文學大眾化的觀點(p123);魯迅的美學觀(p124)。

      第九章 魯迅小說的文化內涵(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了解魯迅小說的基本內容。

      識記:

      魯迅關于小說創作目的的自述(“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小說塑造的假道學典型(《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魯迅小說揭示國民弱點的基本態度(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理解:

      魯迅“遵命文學”的獨特內涵(p127第一節第一段)魯迅小說的創作目的(p128末段)。祥林嫂形象簡析(舊社會貧苦農村婦女典型,性格善良勤勞,但迷信不覺悟);魯迅塑造阿q形象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描寫社會的冷酷現實,乃是為了揭示國民劣根性是滯緩中國人解放的主要思想障礙);

      應用:

      魯迅農民題材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p146);魯迅知識分子題材小說的思想特點(p160)。

      第十章《故事新編》的文化底蘊(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魯迅小說藝術的變形。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本集主要作品《補天》、《奔月》、《鑄劍》、《非攻》、《理水》的內容;《故事新編》是以新的現代的手法樹處理歷史題材而充滿著“新”的意義的文本,與《吶喊》、《彷徨》一樣,顯示了超絕的藝術創造力,更顯示出魯迅小說的藝術變形力。

      理解:

      《故事新編》以歷史為鏡子對照現實的深刻批判性(第一節)

      第十一章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掌握魯迅小說的藝術成就及其文字史的意義。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小說取法于外國小說的藝術經驗:小說形式、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構思方式、心理活動描寫、潛意識刻畫、小說的抒情性、哲理性、現代主義的創作方法等;魯迅小說在藝術手法上對民族文學傳統的繼承:“白描”、“畫眼睛”的藝術手法、意境的制造、風俗畫的描寫等。

      理解:

      魯迅小說是怎樣沖破中國小說舊形式的(p172~173);魯迅小說結尾之筆的五種不同意境(p180第二段)。魯迅對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批判繼承(p181)。

      第十二章 魯迅雜文“人文化成”的思想命題(次重點)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深入了解魯迅雜文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創作中居主導地位的文體是雜文;魯迅雜文的體式;魯迅棄醫從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雜文《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我之節烈觀》是批判夫權思想的雜文;《我們現在怎么樣做父親》旨在批判父權思想;《娜拉走后怎樣》的創作目的;《青年必讀書》的用意。

      第十三章 “擇取中國的遺產”和“采用外國的良規”(重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魯迅雜文藝術從初創到成熟的發展變化情況,掌握魯迅雜文文學性物質的基本內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識記:

      魯迅思想的主要載體;魯迅說:雜文“萌芽于‘文學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熱風》是魯迅第一部雜文集。

      理解:

      《熱風》時期魯迅雜文的特點:明朗有力的思想特點,明快曉暢的藝術特點;相對于《熱風》時期,《華蓋集》時期的雜文,思想更加深邃,藝術上則開始形成獨特的魯迅式的雜文風格;魯迅雜文主要的藝術形式:隨感錄式雜文、小品隨筆式雜文、寓言體雜文、書信體日記體雜文、論說體雜文、抒情散文體雜文。

      應用:

      到了《華蓋集》時期魯迅雜文在藝術上的發展變化(p219)。

      第2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

      開題報告的目的怎么寫

      【篇一:開題報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開題報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學術 2010-04-08 09:58:02 閱讀127 評論0字號:大中小 訂閱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確定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后,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究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要了解它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準確、規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個課題名稱叫“許昌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里面研究對象就是許昌市,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搞這項研究。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三)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臺(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

      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于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相對于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并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緝热菀话惆ǎ孩耪n題的界定。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如《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培養的研究》,應先界定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關理論,性格與人格的區別和聯系,什么是創造性人格,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有何關系等。 研究內容的確定一是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二是從現狀研究、歸因研究、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幾方面來確定。 現狀研究是基礎。歸因研究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是研究的重點。(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設定子課題。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例:“適應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工作”分課題“愛國主義教育”(初中段)研究報告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1997.9——1998.3) 1、組建研究隊伍。成立校長張勝利為組長,吳大偉副校長為副組長,曾成彬、劉曉華、陽虹、胡艷為主研人員。團隊會干部、初中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及初中各備課組長為參研人員的研究小組,研究人員在初中教師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2、確定研究對象:從研究的實效性出發,既注意中學教育的連續性又兼顧高、初中教育的階段性特點,與分課題組的兄弟學校協商后,我們選擇了初中三個年級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即我們主要進行初中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 3、選擇

      實驗班: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選擇初2001級1班(先進班集體)和之班為研究實驗班(班主任均為主研人員)。 4、前測、分析和調研。在總課題組指導下,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西北中學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表”并側重在初中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我校初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宏觀認識,從而增強了研究的針對性,對過去我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標高、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途徑、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總結了成功之處,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閱相關資料,撰寫課題《研究方案》。第二階段:構建目標體系,設計內容,選擇實施方法和途徑(1998.3一1998.9) 1、構建一級目標: 根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分為“國家意識”、“國情鄉情校情”、“民族意識”、“集體觀念”、“歷史文化”、“壯麗山河”六個方面的分項目標。 2、構建二級目標: 為實施一級目標,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認知規律,構建出六個方面的一級目標在各年級段應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標。 3、設計教育內容: 圍繞教育目標,結合各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及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等設計出實現二級目標的教育內容。 4、選擇教育方法、途徑: 本著科學、實效原則,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相結合,圍繞目標和教育內容分別選擇出多種不同的方法、途徑。第三階段:研究方案實施階段: (1998.9——1999.12) 將構建的教育目標,設計的教育內容,按選擇的途徑和方法分別在初中各年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作好觀察、記錄、分析,收集反饋信息。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1、針對實施階段的情況,整調、完善目標體系、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將前四個階段研究中的現象、事實、數據、經驗教訓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華為理性認識。 3、撰寫論文、個案分析、研究報告、實驗報告、工作報告等。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1、2、3、二、1、2、3、三、1、2、3、結論

      【篇二: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題 目 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

      學 院 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專 業 應用心理學

      班 級 心理0802班

      學 生 林樂超

      學 號 指導教師

      二〇一 二年六月八日

      學院 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專業學生 論文題目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1.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逐漸開始關注大學生孤獨感這一領域。在大學生孤獨感的性別差異方面,目前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唐民等人的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獨感水平高于女生。李傳銀采用ucla量表的調查結果相反,發現女生的孤獨感高于男生。國外borys和perlman的研究得到男女大學生的孤獨感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這樣的結果。在城鄉差異方面,蔣艷菊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源地對于大學生孤獨感體驗的影響在總分上并不顯著,但是在人際孤獨這一因素上非常顯著:農村生源的大學生體驗到更重的人際孤獨感。在專業差異方面,鄧麗芳、王瑞和鄭日昌的研究發現理工類大學生體驗到更多的愛情孤獨及社交孤獨。在孤獨感與網絡的關系方面,劉加艷的研究發現網絡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獨感越強。但是,shaw等人認為網絡使用能夠降低孤獨感,孤獨者可以利用網絡來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張曉琴等人對84名經常使用網絡的大學生進行測試,研究結果證實了網絡服務對網絡孤獨的直接作用。在孤獨感與人格的關系方面,鄒賜嵐的研究表明孤獨感與神經質和精神質呈顯著的正相關,而與外向性呈顯著的負相關。目前,對于大學生孤獨感研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定性研究不夠深入;二是,對孤獨感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差異的研究結果尚存有分歧;三是,在影響因素的探討上對生物、文化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2.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在校大學生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將擔負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大學時期個體心理和人格發展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克服孤獨感并建立起親密的人際關系,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中最應該受到社會關注的心理要素是孤獨感。孤獨感是從人際交往中產生的,而人際信任是進行人際交往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孤獨感的產生也是缺少社會支持的結果,因此人際信任和領悟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三者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但將這三者聯系起來進行的研究較少,本次將對這三者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究,以便發現人際信任和領悟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影響程度和預測作用,為構筑適應新時期大學生心理特點的、與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的理論和運作體系提供參考和理論基礎,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交往觀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1 -

      濟南大學

      二、研究內容與目標

      1、研究內容

      本研究一方面擬揭示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現狀,另一方面擬深入探討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關系。

      2研究假設

      (1)人際信任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

      (2)領悟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

      (3)人際信任與領悟社會支持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

      (4)領悟社會支持在人際信任與孤獨感關系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應

      三、研究方法與手段

      對濟南大學大學生采用隨機挑選被試、個別施測的方法,分別讓被試依次填寫人際信任量表(its)、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和感情與社會孤獨量表(evsls),對回收的問卷統一編號,以備以后統計分析。將收集到的問卷利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t檢驗、非參數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等方法來分析數據。

      四、參考文獻

      程虹娟,方曉義,藺秀云. (2005)大學生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3(3):304-306.

      黃才炎,嚴標賓.(2006)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14 (3):255-257.

      蔣艷菊,李藝敏,李新旺. (2005)大學生孤獨感結構特點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28(3):690-693. 寇宇.(2007)大學生焦慮與領悟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3(6):98-101. 劉加艷.(2004)大學生孤獨感與網絡使用特點關系的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2(3):286-287. 龐彤彤,宋鳳寧.(2006)大學生人際信任度研究.社會心理科學,21(1):63-66.

      全宏艷,葉茂林,何資橋,周恒彩,龍芬.(2007)領悟社會支持在人格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調節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5(6):598-600.

      尚麗娟. (2003)大學生內外控傾向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社會心理科學, 18(4):19-21. 田可新,唐茂芹,吳昊,李雪靜,王秀梅.(2005)大學生人際信任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4(7):657-659.

      徐含笑. (2007)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對人際交往中孤獨感的影響.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6(10): 62-64.

      楊中芳,彭泗清. (1999)中國人人際信任的概念化:一個人際關系的觀點.社會學研究,(2):

      - 2 -

      濟南大學

      1-21.

      于緒麗. (2008)大學生孤獨感及其與自尊、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143-144.

      王艷芝. (2007)大學生社交回避及苦惱與領悟社會支持狀況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8(3):235-237. 唐民. (2007)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孤獨感的相關分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3):229-230. 韋耀陽.(2005)高中生人際信任、社會支持與孤獨感關系的研究.菏澤學院學報,27(2):79-82. 鄒賜嵐. (2005)大學生孤獨感及其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碩士論文.重慶西南師范大學,. 鄭信軍. (1997)青少年學生人際信任問題調查.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3-66.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2004)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 心理學報, ,36(5),614-620. baron rm,david d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our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3.

      kessler rc,price rh,wootman cb.social factors in psychopathology:stress,social supporand coping process.ann rev psychology,1985,36:531-572.

      rotter j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of interpersonal trust.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 26:443-452.

      五、指導教師評語

      - 3 -

      濟南大學

      六、審核意見

      - 4 -

      濟南大學

      【篇三:研究生開題報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開題報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學術 2010-04-08 09:58:02 閱讀127 評論0字號:大中小 訂閱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確定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后,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究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要了解它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準確、規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個課題名稱叫“許昌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里面研究對象就是許昌市,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搞這項研究。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三)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臺(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于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

      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相對于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并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緝热菀话惆ǎ孩耪n題的界定。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如《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培養的研究》,應先界定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關理論,性格與人格的區別和聯系,什么是創造性人格,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有何關系等。 研究內容的確定一是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二是從現狀研究、歸因研究、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幾方面來確定。 現狀研究是基礎。歸因研究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是研究的重點。(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設定子課題。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例:“適應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工作”分課題“愛國主義教育”(初中段)研究報告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1997.9——1998.3) 1、組建研究隊伍。成立校長張勝利為組長,吳大偉副校長為副組長,曾成彬、劉曉華、陽虹、胡艷為主研人員。團隊會干部、初中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及初中各備課組長為參研人員的研究小組,研究人員在初中教師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2、確定研究對象:從研究的實效性出發,既注意中學教育的連續性又兼顧高、初中教育的階段性特點,與分課題組的兄弟學校協商后,我們選擇了初中三個年級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即我們主要進行初中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 3、選擇實驗班: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選擇初2001級1班(先進班集體)和之班為研究實驗班(班主任均為主研人員)。 4、前測、分析和調研。在總課題組指導下,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西北中學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表”并側重在初中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我校初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宏觀認識,從而增強了研究的針對性,對過去我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標高、

      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途徑、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總結了成功之處,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閱相關資料,撰寫課題《研究方案》。第二階段:構建目標體系,設計內容,選擇實施方法和途徑(1998.3一1998.9) 1、構建一級目標: 根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分為“國家意識”、“國情鄉情校情”、“民族意識”、“集體觀念”、“歷史文化”、“壯麗山河”六個方面的分項目標。 2、構建二級目標: 為實施一級目標,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認知規律,構建出六個方面的一級目標在各年級段應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標。 3、設計教育內容: 圍繞教育目標,結合各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及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等設計出實現二級目標的教育內容。 4、選擇教育方法、途徑: 本著科學、實效原則,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相結合,圍繞目標和教育內容分別選擇出多種不同的方法、途徑。第三階段:研究方案實施階段: (1998.9——1999.12) 將構建的教育目標,設計的教育內容,按選擇的途徑和方法分別在初中各年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作好觀察、記錄、分析,收集反饋信息。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1、針對實施階段的情況,整調、完善目標體系、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將前四個階段研究中的現象、事實、數據、經驗教訓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華為理性認識。 3、撰寫論文、個案分析、研究報告、實驗報告、工作報告等。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么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 微機軟件、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十一)其他有關問題或保障機制 如課題組活動時間; 學習什么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 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 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 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點: 1、要學會搜集和獲取信息。在百度上,打“研究方案”四字,搜集到10500篇相關內容。 2、要多學習,多借鑒。3、創新。處處留心皆學問(積累);集思廣益開眼界(學習與借鑒);登高望遠多創意(創新)開題報告的格式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總述、提綱。 1 綜述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2 提綱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刹捎谜涫交蛘问教峋V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3 參考文獻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4 要求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于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項“格式”的規定。開 題 報 告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1、2、3、二、1、2、3、三、1、2、3、結論

      開題報告目的和寫法

      一、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開題報告的目的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審核、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及內容而舉行的報告會,旨在監督和保證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2.開題報告的內容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審核和確定論文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學科性質、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國內研究現狀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難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與創新之處以及與選題有關的參考文獻等內容。

      3.開題報告的時間和步驟

      脫產研究生在第2學期末,在職研究生在第3學期末進入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上扔山萄胁刻峁┻x題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選題意向后,由教研部批準。為確保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開題報告會應在脫產研究生的第2學期結束前、在職研究生的第3學期結束前舉行。

      4.評審小組的組成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由本學科研究生導師和秘書組成。評審小組的組長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

      5.開題報告的方式和成績評定

      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的成員在聽取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對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或補充意見。研究生根據評審小組的意見,在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改進后,按規定程序審批備案和存檔,并正式進入論文寫作階段。論文開題報告成績按合格、不合格兩級評定。不合格者不得進入畢業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需變動論文題目和基本內容時,需本人申請,導師批準并重新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

      6.開題報告材料的備案和管理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后,評審小組秘書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經評審小組組長簽字后交研究生部備案?!堆芯可厴I論文開題報告》

      表必須用鋼筆填寫,不得打印、剪貼。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材料歸入學籍檔案。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1.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1)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2)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1)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即文獻綜述,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與問題無關則流散無窮;過于局限又違背了學科交叉、滲透原則,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3.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第3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目的和寫法

      一、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開題報告的目的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審核、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及內容而舉行的報告會,旨在監督和保證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2.開題報告的內容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審核和確定論文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學科性質、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國內研究現狀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難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與創新之處以及與選題有關的參考文獻等內容。

      3.開題報告的時間和步驟

      脫產研究生在第2學期末,在職研究生在第3學期末進入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上扔山萄胁刻峁┻x題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選題意向后,由教研部批準。為確保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開題報告會應在脫產研究生的第2學期結束前、在職研究生的第3學期結束前舉行。

      4.評審小組的組成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由本學科研究生導師和秘書組成。評審小組的組長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

      5.開題報告的方式和成績評定

      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的成員在聽取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對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或補充意見。研究生根據評審小組的意見,在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改進后,按規定程序審批備案和存檔,并正式進入論文寫作階段。論文開題報告成績按合格、不合格兩級評定。不合格者不得進入畢業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需變動論文題目和基本內容時,需本人申請,導師批準并重新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

      6.開題報告材料的備案和管理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后,評審小組秘書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經評審小組組長簽字后交研究生部備案?!堆芯可厴I論文開題報告》表必須用鋼筆填寫,不得打印、剪貼。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材料歸入學籍檔案。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論文發表、論文寫作輔導、專著、申利申請,請咨詢Q/微信:993383282,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1.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1)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2)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1)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2)國內外研究現狀,即文獻綜述,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與問題無關則流散無窮;過于局限又違背了學科交叉、滲透原則,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3.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1)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2)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3)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4)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5)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6)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4.開題報告——畢業設計條件分析

      三、開題報告的基本寫法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并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凇罢撐臄M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第4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

      開題報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學術 2010-04-08 09:58:02 閱讀127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確定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后,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究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要了解它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準確、規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個課題名稱叫“許昌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里面研究對象就是許昌市,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搞這項研究。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三)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臺(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于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相對于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并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緝热菀话惆ǎ孩耪n題的界定。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如《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培養的研究》,應先界定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關理論,性格與人格的區別和聯系,什么是創造性人格,研究性學習與中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有何關系等。 研究內容的確定一是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二是從現狀研究、歸因研究、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幾方面來確定。 現狀研究是基礎。歸因研究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應用(方法)研究或對策研究是研究的重點。(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設定子課題。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例:“適應素質教育的學校德育工作”分課題“愛國主義教育”(初中段)研究報告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1997.9——1998.3) 1、組建研究隊伍。成立校長張勝利為組長,吳大偉副校長為副組長,曾成彬、劉曉華、陽虹、胡艷為主研人員。團隊會干部、初中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及初中各備課組長為參研人員的研究小組,研究人員在初中教師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2、確定研究對象:從研究的實效性出發,既注意中學教育的連續性又兼顧高、初中教育的階段性特點,與分課題組的兄弟學校協商后,我們選擇了初中三個年級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即我們主要進行初中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 3、選擇實驗班: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選擇初2001級1班(先進班集體)和之班為研究實驗班(班主任均為主研人員)。 4、前測、分析和調研。在總課題組指導下,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西北中學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表”并側重在初中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我校初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宏觀認識,從而增強了研究的針對性,對過去我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標高、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途徑、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總結了成功之處,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閱相關資料,撰寫課題《研究方案》。第二階段:構建目標體系,設計內容,選擇實施方法和途徑(1998.3一1998.9) 1、構建一級目標: 根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分為“國家意識”、“國情鄉情校情”、“民族意識”、“集體觀念”、“歷史文化”、“壯麗山河”六個方面的分項目標。 2、構建二級目標: 為實施一級目標,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認知規律,構建出六個方面的一級目標在各年級段應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標。 3、設計教育內容: 圍繞教育目標,結合各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及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等設計出實現二級目標的教育內容。 4、選擇教育方法、途徑: 本著科學、實效原則,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相結合,圍繞目標和教育內容分別選擇出多種不同的方法、途徑。第三階段:研究方案實施階段: (1998.9——1999.12) 將構建的教育目標,設計的教育內容,按選擇的途徑和方法分別在初中各年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作好觀察、記錄、分析,收集反饋信息。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1、針對實施階段的情況,整調、完善目標體系、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將前四個階段研究中的現象、事實、數據、經驗教訓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華為理性認識。 3、撰寫論文、個案分析、研究報告、實驗報告、工作報告等。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么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 微機軟件、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十一)其他有關問題或保障機制 如課題組活動時間; 學習什么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 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 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 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點: 1、要學會搜集和獲取信息。在百度上,打“研究方案”四字,搜集到10500篇相關內容。 2、要多學習,多借鑒。3、創新。處處留心皆學問(積累);集思廣益開眼界(學習與借鑒);登高望遠多創意(創新)開題報告的格式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總述、提綱。 1 綜述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2 提綱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刹捎谜涫交蛘问教峋V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3 參考文獻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4 要求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于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項“格式”的規定。開 題 報 告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1、2、3、二、1、2、3、三、1、2、3、結論

      開題報告目的和寫法

      一、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開題報告的目的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審核、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及內容而舉行的報告會,旨在監督和保證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2.開題報告的內容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審核和確定論文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學科性質、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國內研究現狀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難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與創新之處以及與選題有關的參考文獻等內容。

      3.開題報告的時間和步驟

      脫產研究生在第2學期末,在職研究生在第3學期末進入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上扔山萄胁刻峁┻x題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選題意向后,由教研部批準。為確保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開題報告會應在脫產研究生的第2學期結束前、在職研究生的第3學期結束前舉行。

      4.評審小組的組成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由本學科研究生導師和秘書組成。評審小組的組長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

      5.開題報告的方式和成績評定

      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的成員在聽取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對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或補充意見。研究生根據評審小組的意見,在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改進后,按規定程序審批備案和存檔,并正式進入論文寫作階段。論文開題報告成績按合格、不合格兩級評定。不合格者不得進入畢業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后,需變動論文題目和基本內容時,需本人申請,導師批準并重新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

      6.開題報告材料的備案和管理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后,評審小組秘書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經評審小組組長簽字后交研究生部備案?!堆芯可厴I論文開題報告》表必須用鋼筆填寫,不得打印、剪貼。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材料歸入學籍檔案。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1.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1)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2)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1)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即文獻綜述,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與問題無關則流散無窮;過于局限又違背了學科交叉、滲透原則,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3.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1)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2)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3)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4)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5)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6)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4.開題報告——畢業設計條件分析

      突出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的優勢。明確協作單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確各自的工作及職責,同時又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導師組,導師組成員的選擇要充分考慮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要以知識結構的互補為依據。

      三、開題報告的基本寫法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并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并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凇罢撐臄M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刹捎谜涫交蛘问教峋V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中文文獻不少于10篇、英文文獻不少于5篇

      4.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于10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字數不少于4000字,文字要精練,不準是下載的東西。

      四、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綱

      一、開題報告封面:論文題目、系別、專業、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技術路線

      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五、預期的結果

      六、進度安排

      第5篇: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



      報告總結范本
      【開題報告】研究生開題報告撰寫的方


      編輯: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__________________

      1/4






      的撰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開題報告名稱就是開題報告名字。這看起來似乎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專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開題報告的形象與質量。那么,如何給開題報告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范。
      準確就是開題報告的名稱要把開題報告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開題報告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的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
      這里有一個專題名稱叫“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如果這個題目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還不錯,但作為專題的名稱,則不是很好的。因為專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語氣。若改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影響”則較為妥當。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開題報告,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最長一般不要超過20字。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研究背景是什么。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開題報告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開題報告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開題報告研究的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學、數學、自然科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科學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2/4



      開題報告研究的目標和假設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相對于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和假設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假設具體,才能明確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么,才能了解研究的重點是什么,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確定專題研究目標和假設時,一方面要考慮專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開題報告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我們有了開題報告的研究目標和假設,就要根據目標和假設來確定我們這個開題報告具體要研究的內容。
      相對研究目標和假設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更明確,并且一個目標和假設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我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專題研究十分不利。

      開題報告研究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開題報告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和進度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聯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

      開題報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但在研究性學習中的開題報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會調查法和受控對比實驗法。一個大的專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專題可以主要采用一種方法,同時兼用其他方法。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只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如何制定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都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列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開題報告研究資料的獲取途徑也很多,包括文獻調查、考察調查、問卷調查、設計并進行實驗、科學觀測等。主要采用哪些資料獲取途徑,一定要經過充分的研究。

      開題報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報告、論文、發明、軟件、
      3/4

      熱門標簽: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五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文檔為doc格式

      文章下載

      《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五篇】.doc》

      VIP請直接點擊按鈕下載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請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軟件打開,如發現文檔不全可以聯系客服申請處理。

      文檔下載
      VIP免費下載文檔
      黄网站色成年片
        <optgroup id="zkr7q"></optgroup>
        1. <var id="zkr7q"><sup id="zkr7q"></sup></var>

          <optgroup id="zkr7q"></optgroup>